Monthly Archives: April 2005

当前中国各派政治力量分析

当前中国各派政治力量分析 [213] (2005-03-07)   互联网上一篇文章广泛流传,这篇文章预言“2006—2010年。。。可能加剧中国的政治力量分化”,我试图从自己业余的眼光描述一下当前中国各派政治观点和支持者,这种描述是不严谨的,因为“派”本身不可能是一个个体,而是一个群体。这种描述也是非专业的,因为一个专业观点如果不能获得广泛的非专业的支持,就不可能构成力量。   宪政派:在经济上不鼓励干预经济,主张自由市场,保护私产并维持现有中国财富状况,政治上主张保障人权,言论自由,结社自由,其终极目标是宪政、多元政体、地方自治,但认为目前中国人素质还不够高,鼓励先对国民进行教育。在理论上不反对台湾独立。在国际关系中持温和立场。有一点精英主义。   秦晖派:其主张与宪政自由派接近,但认为现有的经济政治状况并不合理,对中国的政治现实解读为:“权贵资本主义”。有一点平民主义。以“秦晖底线”著称。以上两派可构成自由派联盟(右翼),这一派理论精深,感情充沛,人才济济,支持者主要有:问心无愧的富裕阶层、新兴城市中产阶级。收入越高的越支持宪政派,主张维护稳定,渐进改革。收入越低的越支持秦晖派。这两派的分歧在于对现实的解读不同。本来宪政派一直在批评中国日渐增长的“仇富”心态,将其与“民粹”等同。但是2004 年的“妞妞”――一个拥有3家公司的、某官员的女儿、20出头的小留学生出现在公众的视野,这个纯朴的电影迷坦言(大意):如果我要利用我父亲赚钱,我不会去搞电影,我会去搞金融。妞妞同学的露面是一个偶然事件,如果她再城府一些,再老道一些,人们也许不会知道妞妞。但偶然中包含着必然,人们不禁要问:中国还有多少个妞妞?宪政派不得不开始反省。一位80年代的高层智囊吴国光撰文指出78改革与92改革的区别:前者是由中国人口的主体――中国农民自发发动的改革,是自下而上的,农民是受益者,城市居民同时也是改革的推动者和受益者。但是在通货膨胀引起城市居民不满,经济危机导致政治危机后, 92改革是为了巩固统治而有意识维护城市居民、牺牲农民的“改革”,是自上而下的, 所以导致过大的城乡差距和权贵阶层产生。(吴国光:试论改革与“二次改革”)吴国光的这种洞见,也许可以弥合宪政派与秦晖派的分歧。   保守派:“维持党的领导和传统意识形态;通过加强党的领导来解决政治社会稳定,进行缓慢的社会改革,但回避实质性的政治改革;对于已经不可收拾的国企烂摊子,无奈被迫采取中小企放手私有化、大型国企保持国有或国有控股的政策主张,但反对把国企完全私有化,而主张保留国家(官僚)资本对国家经济的影响力和控制力。”(《2005 年后的中国大势与未来》)这一派主要是官僚及其子弟、问心有愧的富裕阶层。   人民派:观点与保守派相同,和保守派区别为:自身没有既得利益,相信终极权威。承认某某主义是乌托邦,不再信仰某某主义,但相信一个能代表所有人民的终极权威可以完成中国的现代化,对于现代化则没有目标,对现状满意。支持者为一部分党员和工人。人数较少。   新权威主义:其提出者是上海学者萧功秦,其终极目标和自由派相同,但主张以加强权威的手段达成终极目的,常被自由派误解和谴责。这一派在民间较少支持者,因为其较难被理解。局限于学术领域。   以上三派可统称为保守派联盟。值得注意的是:人民派对腐败非常反感,而其本身并没有很大的既得利益,很有可能滑向下面提到的工人派;新权威主义在民间较少支持者。因此这个联盟并不稳固,其主要力量可能仅剩下第一种保守派。   社会派(左翼):在政治观点上与自由派接近。支持中国统一。经济上,主张通过干预经济、政府控制一部分企业、调整农业政策和福利制度、保护民族产业等手段缩小贫富分化,保护弱势阶层和国家利益。其与秦晖派的区别在于:秦晖派主张支持全面私有化。而社会派同意保护私产,但不主张全面私有化。这一派的精英主要是经济学者,另有部分由于目睹中国的贫富分化和恶劣的国际环境,从自由派转来的政治哲学学者。其支持者非常广泛,遍布各阶层。   布尔什维克派(极左翼):反对贫富分化,主张平均主义。支持者为一部分老党员。人数极少,但有可能是极左翼群体运动的组织者。   极右翼:以颠覆保守派为基本教义。   工农民粹派:严格说来,在学术上这不能构成一派,或者说没有真正的理论和精英。但在平民中存在这一派。这一派在情绪上接近秦晖派,主张对不公正的现实进行改变(可能被极右翼利用)。经济上接近社会派,支持政府干预和控制经济(可能被左翼利用)。在政治上反自由派(可能被极左翼利用),期待终极权威,但认为目前这样的权威已经不存在。支持者主要是部分工人。其主要特点是对现状不满,成分极为复杂。有工作的工人认为资本家太富有,不公正。提前退休、买断工龄的工人,认为有工作的工人占了便宜,不公正。下岗工人认为现实不公正,农民工和农民认为城里人太富有,不公正。   除去下岗工人、农民工和农民外,其它群体能够得到的公众同情并不多。   复兴派:民族主义者,在台湾问题上持强硬立场。这一派没有系统的理论,也没有一致的国内经济和政治观点,其成员既有关注民生的,也有关注民主的。在2003年以反日运动为契机进入公众视线,在2004年登上钓岛达到顶峰。自由派精英大多低调地对其满怀蔑视,认为其“狭隘”“民粹”“非理性”,也有部分自由派试图对其进行引导,以期促进中国的自由。这一派看来没有和王小东的民族主义理论相结合,这可能是因为王小东的反美色彩浓过反日色彩,王小东本人又非常精英,并且这些年沉迷于农村基层选举。他们与王小东的共同点是:在国际关系上相信势力均衡、实力角逐、达尔文主义,认为国家间关系与道德无关。由于复兴派以爱国主义为口号,可以获得相对宽阔的发展空间,一度人气大旺,其精英也不乏理论家和组织者。其支持者主要是部分青年人。但是在9月份网站被封,受到重创,开始转入低调发展。复兴派的困境是:除去爱国主义,没有其它可以吸引公众的观点。如果获得舞台,他们绝不会甘心依附于自由派和社会派,可能提出介于社会派和工人派之间的政策。如果他们和工人派联盟,甚至能够与自由、社会两大派三足鼎立(这种可能性不大,因为民族主义精英不支持工人派)。这种可能性已经被自由派看到:一个秦晖派曾经说过:如果我们不主张对现实的不公正进行改变,将使中国产生极端主义。宪政派的王怡也认为:如果大陆未来的民主是民粹的,大陆还是不会放过台湾的(指允许台湾和平独立)。(王怡:台湾民主成就和它的困境)   如果对上述派别进行归并:可以归为四大派:自由派(右翼)、社会派(左翼)、权威主义、民族主义。   90年代后期,萧功秦曾经撰文,将当时的中国分为3派:自由派、新左派、新权威主义。并认为各派都对权威满意:自由派满足市场化改革,左派认同社会主义。同时权威也对各派的存在满意:自由派用来搞市场经济,左派用来维护社会主义法统。在2002年,自由派和社会派、民族主义都投入到舆论的“众望所归”的造势运动中。而新权威在2003年也对各派进行了回报:允许民族主义活动,关注底层,开放舆论等等。 “一系列政策可以说是左右逢源,民族主义者、左右翼和底层老百姓各自从自己的关注点中都找到了符合自己要求和主张的内容,普遍产生了一种久违的期待和热望,“新政 ”之说流行。”(《2005年后的中国大势与未来》)   但是,在2004年,当新权威获得完全的权力后,开始出现转折。首先搞到了曾经为“众望所归”摇旗呐喊的自由派身上,自由派强烈反弹,公开对自己当初的“幼稚”懊悔。民族主义活动受到全面压制。言论控制在加强。   2004年,两本“人民文学”的书在地下传播,成为街头最热销的盗版书,右翼的《往事并不如烟》回忆了“最后的贵族”的悲情历史,左翼的《中国农民调查》对农民的生存状况进行了心惊肉跳的描述。   2005年,日本对中国步步进逼,中国民族主义者毫无办法。在经历反省后,有可能转为内求或者放弃民族主义加入社会派。   如果说政治只被一小部分人热衷的话,2004年的西安彩票做假案,则削弱了权威在百姓中的公信力。   所有的派别都在反省,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对权威失去信任。   自由派相信,一个自由的社会必然是多元的社会,一个“人民的派”不可能代表全部人民,因此自由派认为,多个派和平共存、理性竞争才是真正的民主。自由派并且相信,即使一个“人民的派”可以代表全部人民,绝对的权力必然带来绝对的腐败。   中国社会的多元化引起了保守派的紧张,“资本家入党”的政策试图将新兴富裕阶层纳入“人民派”,中国的“人民派”也在讨论更改党名的问题,事实上,在“资本家入党 ”被提出的同时,“共,,产主义是后后后后代人的事情”也被提出。   很难说“和谐社会”这个提法是否表明“人民派”路线的失败,但是,这个提法表明,新权威已经了解,中国人民的分化已经非常严重,避免各派之间发生冲突是当务之急。但是,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从根本上消除矛盾,还是对不和谐现象进行打压,目前还不明朗。   许多人认为,新权威公开反对自由主义政治观,将使自由派对新权威产生反感。   但是,宪政派在学理上反对民族主义和工农民粹派,这两派的崛起,使宪政派变得保守,希望延迟中国的民主,这种保守走向极端就是萧功秦主义:要获得自由,先享受专制。这种保守可能抵消掉他们对权威的反感。   马克思指出,思想包含着利益。中国的宪政派和中国的保守派分享中国最主要的财富,由于工农民粹派的涌动,宪政派出于自身利益,会趋于保守。   宪政派希望延迟时间,通过对人民进行宪政教育,使左右混杂的民族主义者分别成为温和的左翼和右翼,使极左+极右的工农民粹派,一部分变成中产阶层,一部分变成温和的社会派。但是有人指出,中国是否能寻找到足够的能源以支持如此规模的中产阶层?如果中国现有一半人口成为中产阶层,其人口是6.5亿,是美国总人口的3倍。中国总理前天承认,当前已经面临煤炭和石油的紧张。   没有权力和金钱,媒体无法生存。中国的媒体基本上被宪政派控制,在受到保守派管制的同时,宪政派也对秦晖派、社会派、平民主义、民族主义进行着“新闻审查”,只有一部分记者可以突破这种审查。   这是权力、财富、舆论、知识精英的完美组合,什么力量可以挑战呢?   如果中国的贫富分化继续下去,其它各派的联合,也许可以挑战这种组合。但是,中国总理已经表明,他愿意采纳左翼的经济政策,发展中国的农村。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Uncategorized | Leave a comment

关于大中华民族复兴的思维

关于大中华民族复兴的思维 [251] (2005-04-01)   要问中华民族武力扩张最雄壮的时期是什么时候,鄙人认为是西汉武帝时期(鄙人不认为是元朝时期,倒认为那是中华民族最耻辱的时期),民族英雄卫青、霍去病深入漠北,打垮了匈奴主力,占领了本属于匈奴领土的河西走廊、蒙古高原,使这个与中华民族有同样悠久历史的匈奴族一蹶不振,直至灭亡。先前因恐惧匈奴力量、投靠匈奴的西域各民族,被中华民族(其实主体为汉族)的强盛所折服,纷纷归顺,中华民族的势力范围由此渗入新疆。之后,残存的匈奴对汉民族刮目相看,说“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要问中华民族最强盛、最威名远扬的时期是什么时候,鄙人认为是大唐时期,当时的唐帝国领土东至大海、西达巴尔可什湖和葱岭(今阿富汗、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领土)、南到中南半岛(今越南、马来西亚、缅甸、泰国领土)、北抵贝加尔湖(今含整个外蒙古和部分俄罗斯领土),首都长安是当时世界第一大城市,中华民族的影响力直达欧洲和西亚,罗马帝国皇帝和贵族以穿从唐帝国进口的绫罗绸缎、使用从唐帝国进口的瓷器为荣,尤其倭国和朝鲜,伊斯兰教创立者穆罕默德在《古兰经》中留下圣训:“要学习,哪怕到遥远的中国”。大唐帝国的影响至今,“唐人街”现在是专指海外华人的居住区、中国的英文单词China就是“瓷器”的意思,至今日本、韩国、朝鲜生活习俗中还能看到唐朝的影子。   然而,历代王朝专制、人治、重农抑商的治国政策,腐朽落后的儒家文化传统,野蛮民族的入侵和屠杀(尤其是蒙古和满清),以及对中华文化的摧残,致使中华民族衰落和贫弱,至今仍然没能全面复兴。   灾难沉重的中华民族,现在仍然面临诸多的重大问题,第一个是台湾的独立趋势。   对愈演愈烈的台独趋势,鄙人认为海峡两岸的政治家应该从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出发,需要有大智慧,不能局限于一党之私,而置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于不顾。在此提几点大中华统一的几种模式,望各位志士批评赐教。   第一种模式:“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这是大陆政府提出的统一模式,不但李登辉、陈水扁等台独势力不答应,就连台湾的国民党、亲民党以及台湾民众都不同意。台湾实现了多党制、普选制和三权分立的民主制,故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没有实现的可能性。   第二种模式:“武力统一”。   台湾宣布独立,大陆发动战争,这样不但海峡两岸战火笼罩、东南亚惊动,甚至整个世界都要牵扯进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不愿看到“民主阵营”受到“侵犯”,肯定对大陆进行封锁制裁,甚至武力冲突。实行武力是中华民族的灾难,是亲痛仇快的事情,第一个高兴的是日本,其次是俄罗斯和印度。纵观历史,内讧是中华民族元气大伤的直接原因。故而,这种统一模式也行不通。   第三种模式:“和平统一,一国一制”。   大陆政府大力发展经济、实行民主制和法制,具备了统一全中国的民众基础、政治基础,那时台湾的和平回归、大中华的伟大统一,将会震惊整个世界,届时中国、美国、欧盟将会形成三足鼎立之势,中国外交上说话如雷响,俄罗斯、日本会对中国怯上三分。但这种统一模式,就大陆目前的状况,也没有实现的可能性。   第四种模式:“和平统一,联邦制”。   大陆政府和台湾政府,以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为重,在同属中华文化这一共识下,摈弃冷战思维、封建专制思想和一党之私心,不为外国反华势力所离间所欺骗,以联邦的形式统一整个中华民族,建立“大中华联邦”或“大中华联邦共和国”,定都长安,设立大陆州、台湾州、香港州和澳门州(还有将来的蒙古州、朝鲜州、缅甸州、越南州、马来西亚州等),外交权和军事权统归联邦政府。效仿美国联邦制,组建联邦军队,实行军队国家化、政治民主化、三权分立化、国家元首和行政首脑普选制、遵守法制治国原则。   建立大中华联邦、定都长安的意义在于:长安是西汉、大唐等十三朝古都,能使台湾不认为自己被大陆政府吞并,同时也为蒙古、缅甸、越南、朝鲜等历史上原本属于大中华势力范围的国家提供一个自愿加入大中华势力圈的台阶。   第二个问题是大中华文化的复兴。   中华文化传统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兼有法、道、禅思想,但受到了产生于工商业社会的以基督教、希腊思想为基础的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诞生于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社会的传统中华文化已不能适应全球化市场经济的时代。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首先是文化的复兴,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和骨气,全盘西化和主张复古旧儒家思想都是愚蠢的,全盘西化会使中华民族步古埃及、古印度、古希腊和古巴比伦的后尘,复古旧儒家思想则是历史的倒退。   鄙人认为,未来新中华文化,将应该采用鲁迅的拿来主义,全面吸收消化全球任何一种文化的先进部分,如马克思、尼采、康德哲学等任何哲学派别、犹太文化、基督教文化、伊斯兰文化、佛教文化、古希腊文化、古罗马文化、以及当代欧美文化等等任何先进部分,来改造儒家思想,留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儒家思想成为具有开放性、包容性、科学性、民主性的先进思想。   未来中华文化将是—-以新儒家思想为基础,以民主、法治、平等、博爱、科学为核心。这种文化必将成为世界文化的未来,必将成为未来世界文化的集大成者。   鄙人学识肤浅,絮絮叨叨,犹如酒醉说胡话、痴人说疯话,万望各位有志之士批评、原谅、赐教。   作者:儒家信徒中的加尔文 《联合早报网

Posted in Uncategorized | Leave a comment

[真日本]一条穿行于历史的狗——日本

一条穿行于历史的狗——日本 [396] (2005-04-01)    这是日本摄影家森山大道的一幅作品的标题。自古以来,“狗”在日本不是供玩赏的宠物,而是深受武士尊崇的榜样。纵观日本民族的发展历程,大和民族就是一条不折不扣的野狗。它能为求活命而趋炎附势、见风使舵;也能对阻碍其发展的“绊脚石” 狗急跳墙,胡乱咬人;在利益能得到满足的时候它会象一条乖巧的宠物依偎在你身旁,一旦有了利益冲突,它也会成为一条名副其实的疯狗,与你以命相搏。    依附大国、狗仗人势    由于日本地处环太平洋的造山地带,平均每天有感地震4次。山地占了其国土面积4/5的它从古到今都忍受着土地少,资源稀缺的威胁。所以这就形成了日本人强烈的危机感和浓重的生存意识。很多日本学者认为,中国黑了东方有西方,淹了南方有北方;日本是活了今天不知道有没有明天。所以日本不会考虑的很远,更多的是考虑眼前的利益,思维方式就是处理眼前事务。犹如日本喜欢的画卷式文化习俗,书信或画都可成卷,阅读、观看时,看过的卷起不再看,未看的是一点点展开,只有局部,没有全局,只有看到的一点落入视野。在这个意义上日本民族是直线思维,先干完眼前的事再说别的。与日本人的交往、订合同、贸易都可以见到这种思维的表露。在浓重的危机意识下生活、时刻担心生存有无保障的心态,使日本在历史上就形成要依靠大国实力保护的传统,要依附于一个大国。历史上这个国家是中国,今天这个国家就是美国,在美国的庇护下的日本对美国可谓亦步亦趋,不但紧紧跟着主子走,而且主动担负起美国在远东地区“看家护院”的职责。不但让出自己屋子让主子驻军,就连主子出去打仗也要主动“端茶递水”生怕主子不高兴。有了美国主子撑腰,对于周边临国是大放厥词,见人就咬。如今还想进入联合国担任常任理事国,和美国主子平起平坐。    哈腰弯背、摇尾乞怜    我们经常会看到日本人彬彬有礼地向你来一个九十度的鞠躬,但是如果你就此认为日本就是一个懂礼貌的民族的话那你就大错特错了!日本人对邻居同样如此,但只是表面做做样子,其实都是为了试探别人的情绪,揣摩对方的心理。日本人的处世之道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深谋远虑”。它们之所以言不由衷地表示自谦和谢绝自己想得到的东西,是为了今后能够得到更大、更多的利益。无论是在战争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日本人在平常状态下,它们会对自己的主子忠实得象条狗一样,可一旦遇到可能获得一点利益的事情的时候,它们立即狂暴起来比狼还凶。当中国强盛的时候,它就象个虔诚的信徒一般,不但接受中国赐予的封号,而且派来大批谴唐使必恭必敬地向中国学习,摇头摆尾,作弓伏状。但是当中国这个老师从高台上不小心滚下来后,它就毫不犹豫地扑了上来,直到把老师压个半死不活,才算解心头狠。也许是由于被美国佬的原子弹打得太痛了,在麦克阿瑟的占领下的日本又变成了一只温驯而听话的小狗,为了讨得美国主子的施舍不惜手持木棍痛打自己那些不满被美国统治的爱国进步人士。整个统治阶层眼睁睁看着各大军事工业用受到美国人强行限期转产、停业关闭、拆迁赔偿等严厉处分,国有资产被拍卖用来抵债却丝毫没有一点怨言,当美国主子要打朝鲜战争需要后勤补给的时候,就想到这条忠心耿耿的狗,一两根骨头就让这条曾经丧心病狂的疯狗服服帖帖地没日没夜地为主子卖命。    趋炎附势、见风使舵    惧怕与人公开对立而把自己的思想、意见深深地埋在心底的日本人,视沉默为美德,奉寡言为处世的最佳方法。所谓日本人的沉默,实际上是一种表现自己主张和态度的方式,只是这种方式仅局限在拒绝别人要求的场合,即沉默就是最好的拒绝。与此相反,不负责任的背后议论,喋喋不休的聊天闲谈,正是日本人的特点。有这样一个例子,在国外的宴会席上,当东道主端出珍贵的菜肴,而客人又不知道食用方法时,日本人的劣根性就会充分暴露无遗。西班牙人的表情是:异常兴奋,第一个伸出手来;德国人则是观望一阵,似乎在思考一种恰当得体的方式;假如英国绅士在场,则会仔细请教了食用方法后,才举起叉子。然而日本人则刀叉摆在一边,用它们那特有的眼神洞悉餐桌上可能发生的一切。这时,如果谁率先试一试,那日本人就会接踵而至,立刻效仿,不管结果正确与否。可以说,领导潮流的决不可能是日本人,但是落后的同样不会上日本人。它们虽无独创性但特别擅长模仿外形,虽然对未来毫无预测和计划,但又特别能忘我地醉心于眼前的事实。所以,在美国要求国际社会在伊拉克问题上的援助的时候,日本这条恬不知耻的狗,立刻摇着尾巴跟了上去。当美国要对“邪恶轴心”先发制人的时候,这条狗又惟恐落后地跳了出来,乱叫几声。    为求骨头、狗急跳墙    我们一般都会有这么一个常识,如果一条狗在吃东西的时候,你去把它的食物拿开,必定会招来一阵狂叫,甚至被咬伤。就算那份食物并不是他应该吃的。日语中有一个很特别的词汇叫做“岛国根性”。按照《广辞苑》的解释,是指海岛国家因缺乏与别国交流而造成的视野狭窄,以及由此形成的小家子气的闭锁性格。显然,这里所说的“岛国根性”是指古代因航海技术落后而缺乏沟通的历史性特征,并不适用于世界早已融为一体的今天。然而,很多遗留的民族性格中的思维定式,在今天仍然依稀可见。海岛国家与大陆国家对待领土的态度也迥然有别。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互相挨着在大陆上生活的国家通常都有割让或交换部分领土的经历,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接受相互让步和妥协的现实。而岛国则不然,广阔的大海本身就是国土的天然屏障,决定了岛国的疆土既不能无限扩大,也不太容易被外部侵吞蚕食而缩小,加之岛国无法实行民族迁徙,因此对领土的依恋近乎疯狂,甚至“寸礁不让”。所以我们不难理解日本为什么不惜破坏日韩建交40周年的“友情年”气氛,强行通过宣示主权的“竹岛之日”条例案。如今日本不但跟韩国争独岛(日本称竹岛),跟俄罗斯争北方四岛,还跟中国争钓鱼岛和争议海域的油气开采权,甚至在二战中为了夺回被美军攻占的菲律宾不惜使用“神风特工队”这种极度轻视国民生命的极端方式,究其原因不过是“岛国根性”使然。    杨 华 《联合早报网》

Posted in Uncategorized | Leave a comment

[转]中国统一纲领(纲要)

和我的想法超一样,知己阿! 中国统一纲领(纲要) [7464] (2005-04-02)   一、 总则   1、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于中国,都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 中国的领土主权不容侵犯。   3、 中国的领土主权问题是中国的内部事务,不容许外国干涉。   4、 中国统一是台湾海峡两岸绝大多数中国人的共同愿望和奋斗目标,也是海外绝大多数华人华侨的共同愿望和奋斗目标。   二、 现状   5、 中国大陆和台湾实际上处于分治状态。   6、 中国实际上存在着两个政府,即大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台湾的中华民国政府。   7、 中国实际上使用两个国号,即大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号和台湾的中华民国国号。   8、 中国实际上存在着两个首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和中华民国首都台北。   9、 中国实际上使用两面国旗,即大陆的五星红旗和台湾的青天白日满地红旗。   10、 中国实际上使用两首国歌,即大陆的《义勇军进行曲》和台湾的《三民主义》。   11、 中国大陆目前实行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台湾目前实行类似资本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   12、 中国大陆目前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台湾目前实行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制度。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代表中国在联合国享有合法席位。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代表中国在联合国安全理事会担任常任理事,拥有否决权。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代表中国在只有主权国家才能加入的国际组织中享有席位。   16、 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少数国家承认中华民国政府。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Uncategorized | Leave a comment

[近期政治观]我的观点!

近期我比较关注,两个事情,一个就是台湾国民党访问大陆执政党政府。另外一个就是日本加入常任理事国。 第一个议题,我觉得一些事情一旦对话,就要发生的。国民党的政治空间被挤压后就在大陆发挥其影响,希望国民党能在这里学习中国原国民党人的精神,统一中华。在我看来未来几年中国的两个政府可能会讨论如何合并的问题了。对话即将开始了。 第二个议题,我觉得日本加入常任理事国会成为可能,安南改革联合国的原因在于美国不能很好的控制联合国,所以要拉自己狗进来。作为日本国来说以前是中国的狗,现在是美国狗,近代日本作为美国对付中国的工具得以发展,东亚人被北美人离间了,呵呵~~大国之间的交往比自由人之间的交往更赤裸裸些。 或许某一天美国统一了全球,那一天也许就是“自由民主价值观”瓦解的那一天。人之初,性本恶。说到底,我还是比较喜欢儒教思想的。 “自由民主价值观”太现实了,以至于太赤裸裸。“中华思想”过于理想化,但是我喜欢! 但是现实毕竟是现实,信的人多了就是现实了! 还好在我有生之年不用去见证这见鬼的、重复的历史变动了!

Posted in Uncategorized | Leave a comment